殷商贤臣祖己

祖己是商代薛侯仲虺的后裔,薛国贵族,商王武丁时的贤臣。曾辅佐武丁修政行德,国势复振。武丁卒,他作《高宗肜日》,其载:“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高宗,指殷王武丁,盘庚的侄子,殷商的二十三代君主。他在商王朝的发展中,起着重汤。金履祥说:“似是祖庚绎于高宗之庙。”近人研究甲骨卜辞的记载,发现肜日上的人名是受祭的祖先,因此认为高宗肜日确是祖庚又祭高宗。高宗的儿子祖庚在又祭高宗的时候,忽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祖庚为此恐惧,他的大臣祖己趁此机会开导祖庚。史官于是记录了这件事,名叫《高宗肜日》。肜,音融,又祭叫肜。肜日,又祭之日。

祖己谏王的主要意见是“典祀无丰于昵”。晚出《孔传》说:“昵,近也。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杨遇夫先生解释说:“这近字是说近的亲属。换句话说,就是直系亲属或直系的祖先。《伪孔传》说的近庙,也是指这个。拿龟甲文看,很明显地看出殷人对于直系的先祖与非直系的先祖祭祀礼节上的不相同。”( 《积微居甲文说·尚书典祀无丰于昵甲文证》)根据杨先生的研究,可知祖己谏王的主要意图是想改革当时的祭祀制度。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说:“武丁是商代的名王,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相传武丁少时生活在平民中间,了解稼穑之艰难。武丁曾经南征,商朝势力伸张到长江以南地区,达到了商朝的极盛时期。《郭稿》又说:“商王尚鬼,死去的先人,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商王和贵族们事无大小,都求告于祖先,连作梦也认为是祖先降下来的征兆”。《竹书纪年》载:“武丁二十九年,肜祭太庙,有雉来”。

祖己训武丁这件历史大事,关系武丁由尚鬼神向重民事思想转变的一件大事。还说明祖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无神论者,在尚鬼神的殷商时代,祖己的思想言论,对殷商王族来说,简直是对其祖宗的蔑视、忤逆,这也说明了薛人祖己在王朝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威望。

祖己之后,有了信鬼神和重民事两种思想孰对国有利之争。周内史过曾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周史臣史嚚继承祖巳的思想,反驳重神轻民,,《左传•定公元年》记载:在城成周的会议上,薛宰与宋国大夫仲几因工役发生争执,要求晋国大臣仲裁,晋士伯对韩简子曰:“薛证于人,宋证于鬼,宋罪大矣”。人证战胜鬼证的薛宰胜利了,重视鬼证殷商后裔宋仲几失败了。造车鼻祖奚仲后裔,思想文化比商族先进,所以他们能摆脱蒙昧,用当时的先进思想训导武丁,用史证人证战胜仲几的鬼证。

祖己死后葬在哪里?史书无载。据民国版《滕县续志稿•卷四金石》载:“祖巳的存世彝器,有祖巳鬲瓦、祖巳彝、祖巳爵,巳举彝。最后一件为滕县桑村李兴德家所藏。”民国年间巳举彝如不出滕地,滕人焉得所藏?祖巳有可能是薛侯兼王师,死后葬其生地滕南薛国境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