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始祖奚仲

奚仲,薛人,为薛国始祖。奚仲家族本任姓,善造车,因居薛南奚邑而得奚氏。至奚仲时为夏初,其因造车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封到薛地,建立薛国。薛,或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东夷古部落之一,薛是其部落名。

奚仲虽是薛国第一代君主,但主要还是以造车出名。《左传》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明万历十三年版《滕县志》载:“奚仲 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山海经校注》注释:“郭璞云:《世本云》奚仲作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作意,是以互称之。”珂案《说文十四》云“车,夏后时奚仲所造”。《管子•形势解篇》云:“奚仲之为车也,方圆曲直,皆为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劳利,成器坚固。”《元和郡县图表》卷九云:“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里,奚仲初造车於此,滕县属今山东省”。由此可知,奚仲和吉光父子爷俩,同在奚公山下开始造车。

《路史 国名纪》也载:“郑樵云:‘鲁奚邑,今徐之滕县东南六十里青丘村,有奚公冢,奚公山。”
万历十三年《滕县志•沿革谱》载有薛东南的青丘社,即今千山头奚公山附近的夏庄一带。奚邑,在薛故城东南十五千米,史书多有记载。但明版《滕县志•古迹志》载:“奚邑在奚公山下也。齐乘云,奚仲墓在奚山下古奚邑。”按方位,现在的奚村就是古奚邑的所在地。1980年枣庄市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发现:奚村村西,大明河东河畔,约有1500平方米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部分石器、陶器。

奚仲作为夏禹时的车服大夫,造车于奚公山下,山西麓至今仍有造车时的车辙痕迹。《水经注·泗水》引《地理志》云:“(薛故)城南山上,有奚仲冢。”
《元和郡县志》载:“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六里,奚仲初造车于此。”
《魏地记》云:“‘奚山上有奚仲造车处,轨迹犹存焉。’奚山东为老君山。”
《太平寰宇记》载:“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里。”《徐州记》云:“奚仲造车处,山上有轨辙见存。”《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奚公山,在山东滕县东南六十里,奚仲初造车于此处,山上有奚仲墓。”明版《滕县志 卷三 山川》载:“陶山南十五里曰‘奚公山’,《地记》云:‘奚山上有奚仲造车处,轨迹犹存焉。’”

奚仲庙,是祭祀薛祖奚仲的庙宇,奚仲庙,有两个:一个是在薛国故城内,即今薛城里,张汪镇尤楼村内。一个在东南奚公山上,奚仲墓附近,称为车服祠者。所以《魏书 地形志》载:“薛有奚公山,奚仲庙”。《后魏书》载:“薛县有奚仲庙。”明万历版《滕县志·祠祀》载:“奚公祠,一在薛城中,一在奚山下。在奚山者称车服祠。”

奚仲墓,奚仲墓的东南不足十米有冉球墓。在奚公山东侧山谷中一片平整的岩山上,现在还依稀可见车辙之印,在车辙印少偏西北数米的山坡上存有“车服祠”旧基的痕迹。现奚公山上的奚仲墓,应是后人为祭祀奚仲所修,修於何年无考。清雍正五年九月,有知滕县事加五级记录三次马,滕县左堂吴,滕县监捕厅李共同立“夏奚仲墓”碑一通,立於墓前。为保护奚仲墓,立有“告示碑”於山前,其碑文道“滕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三次马为恳恩给示禁约樵牧以卫先灵事… …前呈称昔者比干忠贞,周武勒封其墓,展季圣和,秦军远避厥垄,是仁人君子名贤之遗迹,而好德者未有不乐为之表扬卫护也。今滕之青山头,古奚公(山)也,公讳仲,为禹车正,食采於滕,治滕有功,受锡车服,及卒,葬於西山之巅。我滕先民感恩不忘,立祠东谷,名车服祠,至今古碑犹在,墓址昭然。前知峄县陈,来署滕事者,见奚山遗迹,观大堂,题名碑,知公为滕始大夫。因念切修理未及而去,仅立碑祠基,曰古车服祠而已。其墓左又有冉求墓,胥载滕志均可考也,昔乎数千年来,无好义君子为之立碑墓头,使过者一望而知二贤墓也,诚大憾事矣… …。大清雍正五年六月十八日示”

现奚公山东侧山谷之中存的车服祠旧基,因现只存基址,无碑迹可查。《滕县志•艺文志》有无名氏《谒车服祠》道:“初阅车服祠,云峦楚楚长。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冈,雨过闻幽处,云开见上方,苔浸石登滑,花拥洞门香,激泉寒水发,观郡古楼荒,禅客谈玄切,骚人觅句忙,踪迹依稀在,文章太古亡,登临正游赏,惆怅已斜阳。”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