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羊庄镇薛河畔向北8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坐落在蟠龙山东,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村后有一墓群,相传是曹操之父曹嵩的坟墓,因此这个村子便取名为“曹王墓”。那么,曹父为何葬于此地呢?千百年来这里有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而逃往别处,曹操之父曹嵩闻听儿子闯了大祸,惹下了灭门之罪,便连夜带着家眷家丁,逃往徐州琅琊山老林去避难。那时的徐州治所和现在不一样,地点在今临沂市的南部郯城,陶潜时任徐州牧。
不久董卓被杀,各地农民起义蜂起。乱世中的曹操,趁机扩充势力,拥兵数十万后,旋回中原,坐阵兖州。曹嵩探知后,便携眷仆70余人出山前往兖州投奔儿子。
徐州牧陶谦想借机讨好曹操,为曹嵩一行设宴款待,又把大宗的金银、珠宝、玉器、布帛送与曹嵩,连同曹嵩的家产,共装了一百多辆马车。临别时又派部将张凯率领百余人护送,训令张凯限期安全抵达兖州,严防曹操政敌追杀。
当时正是夏季,张凯等护送曹氏一家途径兰陵郡昌虑县(治所在今羊庄镇土城村),到达三官庙村(今羊庄镇曹王墓村原名)。该村坐落在山脚下,山清水秀,桃李芬芳。村后的三官庙庙堂宽阔,东院有六间客房,专供俗家弟子、过往商贾、善男信女投宿之用。
曹嵩一行经几天奔波,身心倍感疲惫,于是寄宿三官庙。午夜,忽然狂风大作,雷雨倾盆,暴雨一直持续了三天。这时张凯心生歹心,便暗中与部将商量:“现在曹氏带了那么多珠宝银两,如果夺取这笔财宝,准能享用后半生。这些年我们跟随陶谦,劳碌弥志,终无出头之日;反正已误了到兖州的日期,那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曹嵩,然后远走他乡如何?”部将纷纷同意。
经过密谋,几人便叫来亲信,许以重金,将曹氏亲属奴仆70余口全部杀光。据传,当时有些村民听到响声,暗中偷看,曹嵩单衣冒雨翻墙逃跑,刚过墙即被追上杀掉。随行眷属无一幸免。随后,张凯及部众携财物远遁东南琅琊,落草为王。
曹操得知全家遇难,悲痛欲绝,亲率数万大军从兖州直扑昌虑。赶到三官庙时,见到父亲被害的惨状,大怒,立下绝令:排成十五里横队,杀奔徐州,鸡犬不留!沿路无一幸免。杀人队伍又准备血洗徐州,几位大将才冒死进谏制止,不允。这时,忽报部将张邈叛降吕布,曹操后院失火,才不得不被迫退兵。
曹操折回到三官庙村,就地厚葬了父亲、亲属及奴仆,也就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曹墓”群。现如今,此墓群在该山之阳,从山顶向下,依次排列曹嵩居上,亲属家眷居中,奴仆居下。
曹嵩死后,曹操回到中原,势力雄厚,挟天子令诸侯。此后,迁来居民,改三官庙村为曹王墓村。
曹王墓直到明清时期还较为完整,建有纪念亭,后屡遭破坏。据传,太平天国北伐军和韩复渠主政山东时,两次开挖过。1932年,中央研究院、山东古迹研究会联合对曹王墓进行过清理,发现石室墓10座,出土了一批贵重汉画像石。上世纪“破四旧”时,墓群遗物已基本无存。今曹王墓村已分为上、下曹王墓两个行政村。
作者简介
张兆登:滕州市羊庄镇工会主席,地方文史学者,古薛文化研究会理事。曾主编《羊庄镇志》,与孟现均合著长篇小说《古薛宝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