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组织赴济宁博物馆考察学习

为做好古薛文化研究与宣传,让世人看到中华文明发源地-古薛国一路走来的痕迹,了解到古薛国的生产生活状态,体会到贯穿于传统文化中的理念价值和人文精神,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8月3日,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一行6人在会长渠开贵、副会长马士生的带领下赴济宁博物馆考察学习。

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渠会长和宫老先生亲切交谈

上午8时,研究会6人来到济宁市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拜访了近80高龄的考古专家宫衍兴先生,宫衍兴先生曾任山东考古队队长,济宁市文物局原局长。来到宫衍兴先生家,渠会长首先代表研究会对宫衍兴先生为古薛国考古事业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愿宫老先生生活愉快,健康长寿!接着与宫老先生进行亲切交流,渠会长详细询问了宫老带队在古薛遗址考古经过、出土文物情况,听取了宫老对传承古薛文化,研究古学历史,保护古薛遗址的看法和建议。宫老对我们前来热烈欢迎,对我们从事古薛文化研究表示赞赏。然后,他就详细介绍了当年带队在古薛遗址考古情况,他说:古薛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城内城外有大小墓穴数十座,当年由于历史原因,仅仅挖掘了其中的九座,发现商、春秋、战国时间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其中国宝级文物十几件。

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渠会长与宫老先生在一起

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会渠会长与宫老先生在一起

同时,与宫老的交谈中,得知一个震惊全国的发现。1978年10月中旬,宫老和他的考古队在挖掘薛国故城薛比国君的墓葬中,宫老缓缓打开2号墓陪葬箱,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锈迹斑斑的食器。打开以后,盒内整整齐齐排列着白色食品,大概有5排左右,每排有五六个,食品呈三角形,有的略带圆弧,每个长5至6厘米,最宽处3.5至4厘米。食品由于接触了空气而渐渐变黑。但从最初呈现的白色表皮看,它们大概是用面粉捏成,十分光滑。其中几个很快变形,成了粉末。里面竟有馅料,状如木屑,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辨认馅料构成。时隔2500年,在同时代很多随葬的面食灰飞烟灭后,薛比墓中一盒饺子却阴错阳差地保存下来,并成为一段民俗历史的见证,因此,薛国故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三角形水饺,成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实物水饺,它比唐朝的饺子早了1200年,比最早的记载早了700余年。古薛国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水饺的起源地。

古薛文化研究会同志与宫老合影

谈到对薛国故城文化研究与保护的建议时,宫老说,对薛国故城保护要结合实际,坚持传承与保护原则,在原遗址基础上进行保护,不能搞大型建设。宫老建议建个古薛遗址博物馆,把古薛国历史、城墙年代和出土文物给世人呈现出来。最后我们给赠送了古薛研究会编写的《薛国沧桑》一书,宫老看后大加赞赏,祝愿研究会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深化研究,不断创作出新的精品和成果。宫老答应我们方便时间再来古薛遗址看看。

离开宫老的家,我们来到济宁博物馆,在王馆长、刘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文物展厅,重点考察了古薛国出土的文物,发现商、春秋、战国时间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如薛国故城出土的鹿角铜鸟兽价值连城,向世人揭示了东夷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大融合,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礼器、玉石器,还有出土时盛有酒和饺子的青铜卣、青铜簠,都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随后我们还考察了济宁地区出土的青花瓷等文物,参观了济宁市庆祝建党90周年展厅。上午11时,我们一行6人完成了一天的考察,带着宝贵的图片影像资料和满满的收获凯旋而归。

薛国故城出土的青铜豆,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青铜豆,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鹿角铜鸟兽,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鹿角铜鸟兽,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青铜壶,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青铜壶,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盛有饺子的青铜簠,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盛有饺子的青铜簠,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鸟兽车棚器,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鸟兽车棚器,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列鼎,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薛国故城出土的列鼎,现存于济宁博物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